大灾勇担当 大爱铸丰碑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十年抗震救灾综述

来源:本站        时间:2019-10-17        作者:管理员       

 

2018年是“5.12”特大地震十周年纪念之际,这是在二十一世纪初,所有中国人都难以忘记、刻骨铭心的一个十年。始于2008年的十年记忆,从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四川省内开始酝酿,并迅速传导至全国、全世界,成为牵动全人类心灵的一束纽带。

这是极其艰难同时也极其刚毅的十年,抚平万千生灵的伤痛,从毁灭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十载的时光覆盖上的以四川为中心的坐标,已成为一种印证中华民族精神信念的象征;一把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钥匙。

十年前的5月12日,地动山摇、山河破碎、日月失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地点在汶川。然而,当人们还没有完全从痛失家园的悲撼中走出来的时候,多灾多难的四川旧伤未愈、又添新创——“4·20”芦山地震、“11·22”康定地震、九寨沟地震分别在接下来十年中的各个时间点接踵而至。

一场场突如其来的大考,考验着党和人民政府的决心与行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各种社会力量不断涌入,创造出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四川速度”。

十年涓涓细流,汇成浩瀚江海。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从没有忘记自己国有企业的底色,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没有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畏缩不前。他们用坚实的脊梁,支撑起四川的坚强砥柱,扩充着中国的不竭力量。

四川省建筑科学院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上千个日夜里踏步前进,风雨兼程。他们曾千里驰援,在震后数小时内就直达震中,展开救援;他们曾争分夺秒,冒着余震的危险对重要建筑进行安全鉴定,与时间赛跑;他们曾极深研几,充分发挥科研优势,积极组织各项学术会议、专题研讨,以专业力量告诉世人:四川依然安全;他们曾痛失职工,王强和陈兴刚两位职工在“5.12”地震中以身殉职,用生命谱写出一曲对人民忠诚的赞歌;十年担当,他们荣誉等身,受到了上级党委、部门的褒奖,得到了灾区人民群众的肯定......

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十年灾难,十年重建,建科院始终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四川省委和集团党委周围,为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实现地区跨越发展的“四川奇迹”贡献力量。在建设美丽和谐繁荣四川的华美篇章中,一直都有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奋斗的注释

                  “5.12”汶川特大地震

痛失职工,悲痛万分中救援仍在进行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该院吹响了抗震救灾的集结号,展现了建科院人临危不惧,勇于奉献的精神风貌,以突出的救灾事迹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2008年5月12日,一场8.0级的特大地震突然袭击了四川省汶川县,成都地区震感非常强烈。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办公大楼内,所有在岗员工都经历了一次“地动山摇”的体验。对于一所优秀的建筑科研机构来说,激烈的晃动意味着什么早已不言而喻。短暂的惊慌过后,所有建科院员工的心中都非常明白,巨大的考验即将到来。

很快,中国地震台网的消息传来——坐标,四川省汶川县;震级:8.0级。了解灾情后,院领导班子反应迅速,即刻成立了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和处置抗震救灾期间的紧急情况,及时传达上级指示和了解掌握职工的整体动态,负责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当抗震救灾工作紧张有序进行的时候,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建科院预应力及钢结构研究所派往彭州银厂沟“半画山庄”进行工程检测的小组中有三位职工被掩埋在垮塌的建筑物的废墟中。在院领导班子的统一安排下,由三名院领导带领的一支19人救援队立即前往实施营救。

在余震中救人,无疑是与死神抢时间,队员们经过10余个小时的不懈奋战,终于营救出包括刘明辉在内的两名生还者。但不幸的是,王强和陈兴刚两位职工没能逃过一劫,以身殉职,用生命谱写出一曲壮丽的英雄悲歌。

尽管痛失职工,但抗震救灾工作一刻也不敢放松。同志们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成为我省一支系统、全面、规范、有序开展震后房屋安全鉴定的中坚力量!”这是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提出的一句贯穿建科院整个“5·12”抗震救灾工作的指示精神和行动口号。

指示来的很快,行动展开得更快。根据建设厅指示,经院领导班子讨论决定,组成5个专家组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赶赴都江堰、德阳、绵阳、北川等重灾区。5路由经验丰富、专业过硬的工程师组成的专家组,5路由信仰坚定、敢于奉献的共产党员组成的先锋队,整装出发。

5月13日,王德华、吴体、刘广均、柯技、肖承波等5位专家参加省建设厅对重灾区绵阳地区、雅安地区、都江堰等地的震害调查和房屋安全评估。同日,高永昭、颜茂兰、凌承建、汪建兵等四位专家参加了成都市建委组织的专家组,对成都的学校、医院、大型公共建筑,电力系统和政府办公大楼进行震害调查和安全评估。随后,吴体等专家参加省科技厅专家组对四川省震害调查和建筑物的安全评估。受当地相关部门委托,以鲁兆红为首的专家组对什邡灾区,对一些学校、厂房进行安全评估和鉴定。受当地委托,以罗苓隆为首的专家组对绵阳地区的一些医院进行灾后评估和应急鉴定。

除5路专家组外,同时建科院还有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分布在各灾区,不辞辛苦,不畏艰险,夜以继日奋战在抗震救灾现场,对灾后建筑物的安全结构进行鉴定和评估,为让露宿街头的人民群众能够早日搬进室内居住而努力工作。

由于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的突出表现,2008年6月19日,建科院被省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旗帜。 

                    玉树、川滇交界、康定地震

高原、寒冷、饥饿,挡不住救援的脚步

2010年至2014年期间,有连续三次地震,都爆发在高原藏区。坐标分别是玉树、川滇交界、康定。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三次救灾,除了道路艰险、任务繁重外,救援队员们还要面临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平素在好莱坞灾难大片中才能看到的场景,在建科院职工的眼中成了现实的缩影。不同的是,影星们在镜头面前的任何一个错失,都可以关机重来,而救援队员的任何一个稍不注意,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穿越迷雾袅绕的雅西高速、翻过海拔超4000米的巍峨大山、呼吸浓度只有海平面58%的稀薄氧气、吃着永远达不到温度的开水泡面……寒冷、缺氧、饥饿,没有让建科院的职工们有丝毫的疲软,在学校、医院、政府等公共建筑中,有他们的匆忙的身影;在抗震救灾指挥办,有他们搜集到的第一手宝贵资料;在藏族同胞的牧区深处里,有他们马不停蹄的脚步......

2010年4月14日,与四川相邻的青海省发生7.1级地震,震中位于玉树县。集团一声令下,建科院立即响应——总工程师吴体赶赴玉树地震灾区指导和帮助震损房屋的安全鉴定工作。在吴体总工程师的帮助下,青海省城乡与住房建设厅获得了指导农房重建的参考资料,建筑物鉴定、加固、拆除的相关做法和经验,以及保护性建筑鉴定的指导性意见。

石渠县位于我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报4260千米,与玉树县接壤,在地震中多个乡镇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根据省人民政府指示,石渠县城镇居民住房维修加固鉴定和设计工作由建科院承担。接到指示后,经过两昼夜的长途跋涉,项目先头小组于8月5日深夜到达石渠,次日上午,小组来到距离石渠县城一百多公里外的真达乡开始工作。这是该院在高海拔藏区进行的一次救灾,条件十分艰苦,但参与救灾职工克服重重困难,打了一场漂亮救灾战役。

2013年8月28日、8月31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连续发生两场地震,房屋垮塌,道路和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接到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通知后,建科院立即派出了工程师,与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相关人员组成“先头兵”,快速到达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2014年,6.3级地震降临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造成数人死亡、数十人受伤,近20多万人受灾。灾情发生后,建科院迅速组织结构抗震研究所、工程测试研究的四位职工组成专家组火速前往灾区。他们取道迷雾缭绕的雅西高速、穿过落石不断的危险区域、翻越4000多米的巍峨大山,仅用9小时便抵达康定。

灾后重建,离不开科学精神的贯穿始终。技术优势,是建科院在其中发挥的巨大导力作用。康定的回民小学和沙德生古小学均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抗震性能有限,按常规方法加固会出现多种不利情况。面对难题,建科院设计二所的专家组织技术攻关,提出运用抗震加固新技术——抗震性能设计的方法,通过采用防屈曲支撑及耗能剪力墙等抗震减震新技术,圆满完成灾后重建任务。

无所畏惧,勇于担当,该院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将情和义,扎根在藏族同胞们的心中。

                      “4·20”芦山地震

那一抹鲜红,是党员在冲锋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是党员的攻坚点。这不仅是一局口号,这更是一个建科院党员在抗震救灾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的铮铮诺言。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

危急之中,芦山中学的操场上,亮起一抹鲜红,那是建科院的党员职工在冲锋抢险。

根据省委的相关指示精神,各个专家组的党员都积极佩戴“共产党员”臂章或标识,把党员身份第一时间亮起来。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芦山中学综合馆的屋面网架工程受到了较严重的破坏,杆件弯曲、支座脱落。为了保证灾区同学们及时恢复上课,建科院预应力及钢结构研究所的以党员为先锋的同志们冒着随时发生余震风险的可能,忍受着干粮就矿泉水的每一餐,面对着24小时连轴转的工作强度,争分夺秒,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任务。

在这场抗震救灾中,建科院迅速组织了数支技术专家组,成员均具有参加特大地震应急救灾技术服务工作的丰富经验,并且大部分是政治过硬的共产党员,涌现出一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和个人,受到了集团党委的肯定和表彰。

值得一提的是,灾后重建漫漫长路,建科院作为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永无止境。为了凸显建筑科研的优势,借纪念芦山地震三周年契机,该院积极联合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共同主办“2016年四川省抗震防灾年会暨纪念芦山地震三周年学术研讨会”,总结2015年来尼泊尔、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地震的成因及震源机制和震害情况,以便更好开展日后的抗震防灾工作。多名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交流,对促进和提升我省抗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8·8”九寨沟地震

抗震救灾,建科院时刻准备着

挑战中前进,变化中成长。自“5·12”特大地震以来,历经多次困难重重的考验和洗礼,建科院已经是四川抗震救灾队伍中一股相当成熟和坚实的力量。

2017年8月8日,神奇而美丽的九寨沟被一场7.0级地震摧残得满目疮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相继作出指示和批示;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赶往灾区,现场指挥......

没有悲伤的时间,更没有感慨的余地。次日上午,建科院第一时间就灾区人员伤亡、房屋受损、基础设施破坏等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工作部署,选派由工测所、预应力所、加固所、抗震所四个研究所中政治意识强、有责任、敢担当的周光鑫、唐清山、王磊等10名技术人员组成“应急队”,时刻准备,随时待命。

8月11日,接省城乡和住房建设厅通知,整装待发中的预应力所唐清山、蒋庆两位专业技术人员随省质检总站前往九寨沟地震灾区,协助做好灾区房屋受损登记鉴定等工作。同日,接到省电信公司支援请求,建科院“应急队”中来自抗震所的刘怀斌、王磊两位技术人员迅速调整工作,携带裂缝宽度测试仪、钢筋定位仪、混凝土回弹仪等专业技术设备,与省电信公司工作人员汇合,一同前往灾区,协助省电信公司开展通信维护等工作。

依然是党员,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在组建“应急队”的过程中,院领导班子鼓励广大职工自愿报名。明知灾区存在工作条件艰苦、工作时长不定等不利因素,建科院党员同志毫不畏惧,带头报名,最终组成的10人“应急队”中,有6名党员。

8月16日,接到九寨沟县住建局的支援请求,建科院迅速调派“应急队”中的肖毅、周光鑫、齐年平等6名队员,以及抗震所的朱晓强、黄世文两位职工,共同前往灾区,协助当地住建局开展民房及公建评估等工作。该队由党员肖毅带队,全权负责前往灾区路途的协调沟通工作。

据统计,自九寨沟县发生7.0地震以来,建科院分两批共12名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灾区开展住房和公用设施应急评估等工作,帮助九寨在这场地震“大考”中交出了漂亮的答案。

面对自然灾害,最大的温暖,莫过于休戚与共;最强的救援,莫过于携手互助。我们在举国抗震救灾的十年时光中不断体认到,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国家价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群众是见证者和阅卷人,国有企业是体现者和答卷人。

大灾大难彰显国企担当,而建科院的担当贯穿着四川十年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惠及着灾区的各个角落。

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穿越十年抗震救灾的时光,建科院用坚实的行动证明了企业不仅“善建自身”,而且“善建天下”。

穿越十年抗震救灾的时光,不忘初心,收获的是在大灾大难面前从容不迫的勇毅。当前,建科院自身的改革发展之路已步入深水区,在面对未来艰难的跋涉时,十年积累起的那一份信心,沉甸甸的。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028-83315058